林昉和丁媛媛開心得逛了回來,見程懋成隻有一個人,悄悄地問程懋成:“怎麼樣了?聊得好不好?”
程懋成無奈道:“你姐醫院來了一個腿傷的病人,明天要做手術,她著急回去。也沒聊什麼,她問我,是不是對你做酒的方案真覺得可靠,還要幫你拉投資。”
林昉問程懋成:“你怎麼說?”
程懋成說:“我說聽起來是天馬行空,有些難度的,不過還是可行的,等你的詳細方案。她說……”
林昉急問道:“她說什麼?”
程懋成看了看林昉,有些不好意思地說:“她說讓我不要跟你胡鬨,會讓彆人虧了錢。”
好家夥,這是親姐姐嗎?專門坑弟弟啊。
行啊,林昕,我今天就要把你忽悠到錢城工作,讓程懋成收了你,哼!
林昕打完電話,回到亭子裡,坐在父母旁,林昉也坐到亭子裡,眾人都坐下,一起喝茶。
林昉有意問到林昕:“姐,醫院來電話了?”
林昕有點焦慮地回道:“是啊,來了一個一條腿被壓傷的病人,情況也挺嚴重的,我先讓科室裡的同事處置,把病情診斷先做好,手術安排在明天上午10點。”
林昉點點頭回道:“醫院就沒有其他的醫生了?”
沈瑾瑤看著這兩姐弟聊天,她覺得林昉肯定有目的和林昕聊天,準備豎起耳朵認真聽聽。
林昕回道:“怎麼可能呢,外科醫生有五六個呢,主治醫師都有三四個。隻是手術他們覺得把握不大,所以讓我來做。”
林昉說道:“也就是說你們醫院外科,一些疑難病症和重要的手術,基本上都是你負責的?”
林昕回道:“差不多吧,現在醫院多數人都是專科和本科,雖然臨床經驗比我豐富,但是理論基礎差了一些,也是影響了他們技術進步的重要因素。醫院現在一方麵在送他們出去參加學習和培訓,另一方麵也想引進一些人才。”
林昉說道:“如果你不在醫院,比如學習、出差,那這些病人要不隻有等,要不隻能送到錢城的醫院了?”
林昕無奈道:“唉!這也是沒有辦法的,醫生的培養是一個漫長的過程,而且還需要個人領悟能力。”
林昉說道:“姐,你不覺得這樣有問題嗎?”
林昕看著林昉問道:“你想說什麼啊?”
林昉笑道:“以你一人之力,能救多少人?一天兩台手術,一年360天,你不休息也是700來人,但是人力是有限的,你的精力更是有限的。你精力最旺盛的時間,也就20來年,你隻能治幾千人而已。但是有些病症,以你的技術,或者當下的醫療技術未必能治好。”
林昕看著林昉說道:“我儘人事,聽天命吧,能救多少人就救多少人。”
林昉繼續說:“如果一次大事故,同時有10人,20人,甚至更多人受傷,且受的是重傷呢?你怎麼救?應該救誰?是先來後到?還是讓他們抓鬮、抽簽?被救的人是幸運的,那些沒被救治的人,就讓他們這麼死了?”
林昕一時語塞,想了想,對著林昉怒道:“你又不是醫生,你怎麼知道醫生怎麼救人,我們可以送到其他醫院啊,可以請求支援啊。”
林昉緩了緩說道:“其實,姐,這不是你的問題,也不是我們醫療製度的問題,而是醫療科技的問題,和醫生培養機製的問題。”
沈瑾瑤問道:“小林,這話怎麼說啊?”她也有興趣聽聽,這個科技人才對醫療的理解。
林昉笑道:“阿姨,醫療科技是人類醫療進步重要的基石,比如在沒有發現青黴素之前,許多的病都無法治療,如肺病,基本得了就是死。後來發現了青黴素這種藥,又陸續研發許多的抗生素,才讓許多病症得以快速治療。如果沒有青黴素的發現,在此之前一個感冒都是要死人的。
醫療技術不僅是在藥物方麵,還有治療的機器。如腦子有病,有腦電波,心臟有病,有心電圖掃描,還有x光機,ct機和磁共振。現在還有基因檢測技術,我相信未來有基因治療,前幾年用基因克隆出羊了。包括未來的技術,可能都不需要開大口子,隻要搞個小洞進去,就可以做手術,這叫微創技術,甚至做一些手術不需要醫生。”
“做手術不需要醫生?那誰來做手術啊?”丁媛媛好奇地問。
林昕沒好氣地看了一眼林昉,回道:“他說的是機器人做手術,他要讓我失業。”
“哈哈哈!”眾人哈哈大笑。
“那是厲害了,不過姐姐肯定不會失業的,姐姐這麼厲害,機器人再能做手術,都不如姐姐,嘻嘻。”丁媛媛安慰林昕道。
林昕也感慨道:“這幾年醫療技術的確發展非常快,基因技術、微創技術、機器人做手術幾年前已經在海軍總院實現了。”
林昉問道:“姐姐,你知道為什麼人類進入90年代以來,醫療技術突飛猛進?”
林昕不解地問:“為什麼啊?”
林昉說道:“是因為人類在二戰後科技快速發展,從八九十年代開始計算機、互聯網、影像技術和新材料等廣泛使用,這也是使得醫療技術突飛猛進的結果。而且未來醫療技術將以飛一樣的速度發展,人類痛苦了幾千年的病,可能會在短短十年或者是幾年內解決。現在有些病症,在你看來可能無法解決,但是過幾年將不再是問題,你知道是為什麼嗎?”
林昕回道:“你不是說了科學技術的發展嘛。”
林昉說道:“這是一方麵,另一方麵醫療行業的全球協作。過去外公在老家治病救人,醫術是從祖上傳下來的,能學多少能不能發揚光大,全靠自己的摸索、努力和領悟。現在你學了醫,學習了係統的醫療知識,掌握了現代醫療技術,所以你治病救人的水平要比外公高,這個媽我說得沒錯吧?”
李月蘭回道:“的確,小昕現在水平比你外公行醫幾十年都要高。”
林昉繼續說道:“但是未來,有可能一個中學生的醫療水平都比你高。因為他掌握科技和機器使用,用機器給病人檢測,用機器給病人治療和手術。遇到疑難雜症,可以將病曆傳到全球的頂尖醫生那裡,全球的幾十名頂尖醫生共同診斷,共同遠程治療。甚至都不需要醫生了,人工智能醫療大機器都給你解決了。
姐,你彆不服,真的有可能會實現,而且就在不久的將來。現在科技可以將全球病例,治療過程,醫療技術、病人信息等所有醫療數據放在一起分析和處理,然後從中找出最優的治療手段和治療藥物。
因為有了醫療大數據,再加上全球醫療協作,所以各國各醫療機構研究藥物和醫療技術速度大大加快。以前是一國幾十人在研究,現在是幾十國上千甚至上萬人在研究,你要研究的,我已經解決了,我研究的成果,可以作為你的研究基礎,每一分鐘每一秒,都有無數人在研究,還有無數計算機在協助處理。姐,你想象一下,未來醫療技術的突破是不是飛一樣的速度。
用不了幾年,嚴縣醫院可能任何一個外科醫生都可以做心臟移植,任何一個五官科醫生都可以做整形手術。你所擔憂的問題,都將迎刃而解。”
林昉講完,喝了一口茶,看著林昕。林昕陷入了深思,起身走向湖邊,遠眺湖水許久。
其他人聽了之後也是非常震驚,相互探討著。覺得這個世界,已經不是他們可以想象的了,但是林昉說的事情都是正在發生。
丁媛媛帶著一臉崇敬,問林昉:“你說的,都是真的嗎?”
“當然是真的,否則我姐怎麼會不說話啊,她自己沒有意識到這個世界在發生根本性的變化,還是想用自己一己之力拯救世人。”林昉回道。
李月蘭知道兒子做了這麼久的鋪墊是為了什麼,給兒子點了一個讚。
林昉會意的,給老媽揚了揚得意的眉,沈瑾瑤笑道:“小林,說得好!”
“嗬嗬,阿姨,我姐其實早知道這些,就是沒有站在更高的維度去看醫療。”林昉說道。
而林民華,也是陷入深思,他在想現在技術這麼厲害了嗎?能不能用在水利工作中呢?
最興奮要屬程懋成了,他不知道這個未來小舅子做了這麼多鋪墊下一步要做什麼,但是他知道未來小舅子一定是在幫他。
林昉看著姐姐背影,暗道:哼,小樣,不相信我的營銷能力,我就讓你自我懷疑,把你早點嫁出去,哈哈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