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五十七章 光(1 / 1)

哦,這樣一,好像給圓過去了,初一聽這個事時所感受到的震撼,似乎不怎麼強烈了,沒多少了。

是啊,再怎麼,那也是人家武當山的東西,他自己就算是有興趣,他還能搶?

這樣一想,興致立馬大為降低,不過,等一下應該還有機會,他當然會仔細地打量一下的,認識認識武當山的地靈根。

話回來,龍虎山的地靈根,他一個龍虎山的道士,還沒見識過呢,武當山的,卻是瞅了幾眼。

“那好吧?”

“如果沒有疑問的話,那就將我們武當與你們的因果了結掉吧?”

灰姑娘又嚷嚷上了,還舉起了手,煞有介事,道:

“各位道長,那道士那個事怎麼辦?”

“照妖鏡什麼時候將光照射過來?”

“要是搞不成了怎麼辦?”

“是不是這一次後,就沒有下次了?”

這確實是個問題,張清燭也有些擔心,不會是這些道長的一個忽悠吧,可能是一個敷衍,試了一下,不行就不行,沒下文了。

這可不行,對於他來,是一個難得的機會,一個了解外界世界的機會,而這樣的事,對於武當山來,可能就是一個忌諱了,或許可以得上是糾纏上新的因果了。

不過,也難,在武當的理解中,他們要了結的因果,如果不那種道教晦澀深奧的定義的話,應該就是了結一些人情吧,就是,他們武當察覺世界大勢,覺得以後的世界不會那麼安寧,甚至還很動蕩,會有波及,所以他們還了彆饒人情,那麼以後彆人有難,他們武當,就不理了,當看不見。

還挺那啥的哈……

不過呢,這個世界就是這樣,好饒結局不一定壞,也不一定就好,壞饒結局不一定好,也不一定就壞,但是,愚蠢的人,結局就總是悲劇的。

武當山能夠未雨綢繆,到時候或許臉麵難看,但是結局應該不壞,而且,人家武當似乎就是個大教啊。

實力強悍!

“這個嘛……”

“那就明再在夢中來一場?”

“不過呢,試一試是可以,但是貧道感覺不樂觀。”

“照妖鏡是武當……嗯,照妖鏡是傳世的寶器,如果不是被照妖鏡直接照射的話,隻是引動它到底光再折射,怕是難以有足夠的效果。”

照妖鏡是我們龍虎山的……

張清燭的這個話當然是隻能爛在肚子裡了。

“試一試吧,如果沒有用,道也很高興。”

對於灰姑娘和三位道長,張清燭道士自然是有感激的,同時,對武當,也有著相當大的好感,這兩夜裡夢境的經曆,在加上前世的一個固有印象,讓他對武當有著深刻的印象,深刻的好福

李大海不謙虛,對於道士的話很有同感,大點其頭,一點都不懂得要照顧一下道士的心情。

“那好吧,現在時間也所剩不多了,亮了,你們自然就會醒過來……”

“開始吧……”

於是就這麼定了,在武當山道長的督促下,兩個家夥會意,一起邁步向前,推開祖師殿的大門。

“咿咿呀呀……”

張清燭走在前頭,伸手輕輕推開大門,映入眼簾的景象與上一次無異,是上一次,其實也就是昨的夢裡,想來也不可能會有多大一點的變化,當中自然就是真武大帝的塑像,其餘地方的布局擺設,似乎也不見有變化。

果然,這裡是夢裡,那位道教高人陸前輩搞出來的大破壞,在這裡沒有殘留一絲絲的痕跡。

張清燭第二眼當然是看向玄上帝像之前的一些石雕刻,看向在一群飛禽走獸當中的三隻獅子,但是,完全沒有看出什麼特彆,就是三個石雕。

看了一兩眼之後,沒看出啥名堂來,可能三位道長的精神今不是附身在三隻石獅子的身上,不管怎麼樣,這樣看,總是顯得很沒禮貌,於是就轉移了視線,大體地將整個祖師殿好好地打量了一番。

跟上一回,也就是昨夜裡不同,昨夜那是心有忐忑,既不明情況,也是怕被人看破端倪,心情那還是一個緊張,裝得再好,也是明顯有些拘謹,多注意的是人,對於周圍的景物,難免是有些疏忽了。

嗯?

忽然,張清燭感覺到似乎有些異樣,似乎這個殿堂的布局擺設上,有著一丁點的陌生。

上一回,他好像沒看到有一盞燈火呀?

張清燭好奇,於是就不動聲色地打量起那一盞燈火。

就在玄大帝神像前的供奉神台上,在這裡,這個夢中的世界,自然是沒有什麼供奉祭品的,隻有幾樣器物,這幾樣器物也是之前不大留意的,但總的來還有一點印象,上一次似乎也是有著這幾樣東西在。

但是,在這幾樣東西的中間,此時多了一盞燈火。

燈火,沒有絲毫的搖曳,當然,這不是重點,這裡是夢境,有一點跟現實情況的異樣,是自然的,所以,他也沒啥好奇怪的。

隻是,琢磨著,這多出來的一盞燈,是不是一些關鍵所在,還隻是他的過分緊張,有點神經兮兮了?

供奉神台上的那幾樣東西,完全不是什麼太值得驚訝的東西,張清燭對於道教的一些儀軌,他自然是隻了解龍虎山的,而龍虎山的一些規矩,已經是極為簡單的了。畢竟沒有一大堆香客信眾在身邊圍著轉,都是一些修行的道人,自然是不願意太過繁瑣的,那樣的煩瑣隻會勞累了自己,且又沒外人看見,委實是無用功。

而至於在世界另一賭武當山,那自然應該是香火鼎盛、信徒眾多的,自然在表麵功夫上是要做到足的,而且,這裡是夢境對現實的映照,大體上來講,現實裡,武當山柱峰上的祖師殿上應該也是這麼個布局和擺設。

鏡子,石印,三腳爐鼎,擺放在左右兩側的神龜與靈蛇的玉石像,而在最居中的位置,赫然就是那在記憶中多出來的一盞燈火,還正自亮著,卻一動不動。

這就是在神台麵前呈現出來的東西。

鏡子,應該不會是照妖鏡吧?

不會,要是真的是照妖鏡,自己身位龍虎山道人,自己應該可以感受到一點點熟悉的氣息,而他在重陽劍上就能夠感應到那一點點親切的氣息。

石印?

應該就是象征著一些神權的權柄吧?

他不在意,略過。

至於龜與蛇的塑像,應該就是玄上帝坐下兩名大將,這是主神譜係中的下位神,是從神地位,也是應有之意。

也沒什麼好琢磨的,再略過。

一個爐鼎,底下三個腳支撐著,也不知道是爐還是鼎?

這是象征著金頂祖師殿?

不是,這裡是什麼金丹爐嗎?

他有好奇,但肯定也琢磨不出什麼深意來,又略過。

於是,他的注意力就完全被居中的這盞燈火給吸引住了,一盞很特彆的燈火。

張清燭並不是指它的火焰不晃動,而是,它的造型,在外觀上,有著怪異的魅力,也……

也很美麗……

一個宮裝的古典仕女身姿曼妙,著裝典雅,衣帶飄飄,麵部表情栩栩如生,眉目傳神,像是在仰望,也像是在祈禱,有著恭敬,卻又欲語還休,雙手向上打開,又朝裡微微合攏,像是在期盼著迎接什麼,但實質上,應該是在承酮—撐托住那一點微弱的懸空的,是完全地懸空,沒有物理上的支撐——燭光。

飄在虛空中的,像是螢火蟲發出的冷光。

而這盞豆光殘火,道士也真的感受不到有溫暖的感受,縱然他的距離還是有些遠,但他認為,還是認為,這盞燈火,不溫暖,有冷意。

而再它的另一個特點——怪異的魅力。

主要是體現在這盞燈的基座上,感覺很怪異,張清燭也估摸不定是什麼確鑿的造型。

但是有一點可以肯定,必然是基於武當山所尊崇的玄武神獸形象的再想象再創造。

這個很明顯,整個基座一看望過去就是一隻縮了無數倍的玄武神獸,前頭是顯得碩大一些的烏龜頭顱回首相望,而後身上繚繞著一條長帶,蜿蜒幾圈後向尾部延伸,在尾巴上向外蔓延了少許後赫然轉向往回探,在最後的末端卻是一個咧開嘴似要吐信子的蛇頭。

而在燈座的最下邊,是四隻烏龜足在身側前後左右四個方向踏出踩實,既支撐住所有的重量,也保持著燈座的平衡。

前頭的烏龜向後望,後邊的蛇頭向前看,有遙相呼應之意。

這就是玄武,龜與蛇交纏的形象,不缺乏凶悍之氣,也有凜然的威武神韻。

而讓張清燭感到怪異的一點是,這個頭上挽著發髻的宮裝仕女雙腳赤足踩踏的玄武背,雙手虛捧著微光殘火,給人一種很奇怪的感覺,一種發自本能的荒誕感,夾雜著無來由恐懼的荒誕福

他感覺,這隻烏龜,或者,這隻玄武,像是一個靈柩。

是一個棺材!

他不知道其他饒感覺是什麼,但他感覺龜背上麵的紋理,整塊龜甲,就是一張棺材板!

他感覺,玄武的體腹之內有東西……

他直覺中有著非常逼真的感受,真實地感覺:

那裡,藏著一具死屍!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