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過,往好處想,攤開來說,倒是更容易贏得好感,彆事情到後邊找上來了,那可就丟大臉了……
正而有德?
是這個意思?
似乎,有些顯淺……
太顯淺了吧……
而且,這樣的字眼,給了一個西方人,難免讓東方人有些吃味啊……
而明公,則更為忌憚了……
可以理解……
但說顯淺,可能寓意就是這麼個字麵意思,寓意要是太深奧了,那誰能夠參悟,如果是個隱秘的狀態,誰都不知道,那就失去了象征的意義了。
必定是要有一個大的影響的……
顯淺的解釋,要比深奧的解釋,更具有一個可能性啊……
但是,這不關他的事!
這是明公的煩惱……
搖光星座的這一番話語,首先是個提醒,可他不認為隻是出於好心的一個提醒,或許有好心……
但其實,不好的心思,成分也相當大……
搖光星這樣說,可能是想要激起閻羅殿成員的興趣,對這個人的興趣,這個人跟皇帝有一段交集,這是一個很讓人感興趣的經曆,對於閻羅殿的成員來說,這意味著重大的隱秘。
當然,他也不認為搖光星存著很壞的心思,打心眼裡讓這些人去送死……
搖光星也主動說了,這個人可以媲美光明教的教皇,可以跟趙公明對打,甚至可能戰而勝之。
說得這麼明白,閻羅殿的這些人還要招惹那位姬姓的西方貴族,那就是找死了,愚蠢成這樣,死了也是活該,怨不得彆人。
誰,有興趣?
但閻羅殿的眾人,應該沒有一個會去挑釁……
嗯……
張天謬覺得,有點不對,不夠準確,他漏算了一點,頭頂上的北鬥七星……
神性的光芒照臨己身,光是這一點,就可以初步判斷,是跟光明教教皇在同一個階梯上的存在,至於誰比誰的水平高,那就要打一場了……
這種事,不真正打一場,是很難有答案的。
最起碼,這裡的搖光星可以跟趙公明打個難分難解,不分上下。
而對於那位天樞星來說,敢打周天朝的注意,應該也做好了跟趙公明單打獨鬥的心理準備了……
帝國軍是不可能打得過的,那是一個武裝集團,是一支強大到了極點的軍隊……
但如果連趙公明都不敢打一打,那估計也沒有人有這樣大的野心……
隻是,這個野心是什麼呢?
顛覆周天朝?
這豈不是癡人說夢?
根本就不能,不具有一個現實的可行性。
顛覆趙公明?
嗯,這倒是很有可能性了……
難是難了點,但還是有可能的……
趙公明很強大,但強大的對手,很不少,有一個就極為強大——楊延昭。
趙公明這個名字,已經是這個平凡時代的英雄象征,這一點不認同的不多,楊延昭哪怕在某一個層次的高度上,對趙公明的不認可已經可說是沒有一點隱晦……
但想來,在張天謬的觀念裡,在這一點上,楊延昭肯定也不會反對,他再反感趙公明,也不會認為趙公明配不上英雄的名號。
可問題在於,論英雄,總是有個很爭議性的論題,英雄諸多,那誰是最大的英雄?
這一點很明顯,在張天謬看來,楊延昭的看法,肯定不會是趙公明,哪怕在這個時代,這個平凡的時代,趙公明已經站在了世上強者的最前端的位置,楊延昭依舊不會認同……
那麼,讓人有一個疑問:楊延昭會不會認為,在現如今的這個時代,這個全新的時代,他楊延昭是最大的英雄?
或許楊延昭打不過趙公明,但毫無疑問,楊延昭同樣是站在這個全新的時代的強者之列的頂端了……
楊延昭同樣可以爭一爭這個所謂最大英雄的名頭……
反正,所謂的最大的英雄,也不是指隻能打的,雖則肯定要能打……
楊延昭,在這樣一個平凡的時代,就不能爭一爭這個所謂的最大的英雄?
張天謬認為有可能,在他的認知中,這位帝國軍的老將軍,從來不是一個喜歡吹噓謙虛語調的人……
如果,楊延昭真的認為自己合適的話,那他就會大方說出來……
這就是楊延昭!
那麼,楊延昭會這樣認為嗎?
基於相同的理由,即便是在周天朝之內,或者可以將之縮小到帝國軍的範圍之內,對趙公明懷有潛在的敵意的人,可能都不在少數……
再將範圍擴大到整個東大陸,內涵在擴大到各種各樣的分歧,那麼麼對趙公明不那麼讚成的人,可能就更多了……
當然了,楊延昭的態度,不是隱晦的,是明顯的,幾乎所有跟楊延延昭有交往的人,都會察覺到這一點。
楊延昭跟趙公明必有一戰!
這是張天謬的判斷。
就眼下而言,楊延昭應該是打不過趙公明的,明公手上有定海珠,基本就不用比了。
但是,如果真的有一戰的話,那麼,楊延昭肯定會解決這個問題,楊延昭不是魯莽的人,明知道打不過,還非得要送死……
他決定打,那肯定是會解決這個問題……
可是,他想不出有什麼辦法可以讓定海珠的威脅降低,乃至消除掉……
是用神器來壓製定海珠?
可是定海珠也有一個定海神珠的彆稱,而在明公手中,正正是坐實了外界的這個說法。
在明公手中,定海珠,能夠發揮著亞神器的威力,不是神器的神器。
就是楊延昭用神器,那也壓製不住定海珠,相反,反而會更早落敗。
神器的消耗是太大了,在如今的這個時代,似乎除了道教在這上麵有些獨特的手段之外,其他的力量體係都難以承受神器的消耗……
而所謂的道教獨特手段,貌似到現在,也隻是那位陸姓的老道人一人而已……
對於在一個教派而言,如此的寬廣的範疇,而例證隻有一個,那麼,在這樣大的事情麵前,說服力是很薄弱的……
難道……
張天謬想到了另外一個可能:是不是天神器?
天神器,所謂的鎮國神器,是可以壓製住定海珠,可是,楊延昭到哪裡找到一個天神器讓他禦使呢?
所謂的鎮國神器,也就隻有五宗。
四個主要大陸的四宗天神器,都是以國運鎮壓,也是以天神器鎮壓國運,而另外一宗天神器則蹤跡不定,這點連皇帝都不知道,楊延昭能夠知道下落?
這顯然不可能。
那是周天朝的天神器?
那也不能。
要說誰可能,那也是明公更可能,明公畢竟是天朝的攝政王,他不知道這個頭銜能不能讓明公觸及鎮國神器,但怎麼也比楊延昭的情況要好……
他是知道的,王可以跟鎮國神器能有一個隱秘的聯係……
四個大陸的四宗鎮國神器,在這個特性上,應該都是一樣的……
因為,國王與天神器之間,是一個很大的共同點,事關氣運。
王和鎮國神器,都跟氣運有著親密的接觸,氣息與氣運相交融。
但就現在的這個局勢而言,卻是古古怪怪的,還是各有各的怪。
首選是東大陸的周天朝,周天朝擁有鎮國神器,一定程度代表著東大陸。
但周天朝沒有王,隻有一個攝政王,但攝政王隻是一個頭銜,並不是王。
其實,關於這個頭銜,就總是有些議論從不知道哪裡的角落裡漏出來,總是有些閒言碎語,但是,明公有三個優勢,巨大的優勢:
第一,明公姓趙。
第二,明公很能打,連楊延昭都難以奈何……
第三,明公是通天教主的弟子,雖則是外門弟子,但那也是弟子,還是四大外門弟子之首。
其實,優勢還有不少,起碼還可以列出第四項,但隻是有些不好說,但一些好事者私底下是沒少說,明公還有一個優勢,那就是他疑似有一個公爵的爵位。
這就就讓人覺得很耐人尋味。
如果繼續想的話,還有第五個,那就是帝國軍的支持……
這一點,可能更準確說明比較好,準確地說,是贏得了大將軍府裡的大將軍的支持……
而帝國軍,也存在著楊延昭,而類似楊延昭這一類的人可能並不少,或許並不像楊延昭那樣劇烈反對趙公明,但桀驁不馴的強大將軍,比比皆是。
這些人要說很支持趙公明,可能也說不上……
總而言之,由於以上的這些因素,明公的優勢是最大的,最後他就成了周天朝的攝政王。
周天朝事實上的統治者!
“那好吧……”
“現在,就第二項議題進行表決……”
“那麼,開始吧……”
話音剛落,剛才那種恍惚和暈頭轉向的感覺再度襲上心頭,同時就是坐下的椅子迅速旋轉……
而這一回,比之上一回還要分明,其他兩座大山空蕩蕩的,完全連一個影子都沒有,而他所在的這座大山,幾乎被擠滿。
也是,這是彆人的事,湊一下熱鬨,那自然是人越多越好,高手越多就越好……
最好就打起來……
“那麼,這一次會議的表決到此結束……”
“兩次表決俱都讚成……”
“那麼,本次閻羅殿會議的決議,閻羅殿成員可以參與拜火教位於其在至高神殿的盛會,而同時,閻羅殿出麵,向道教現時處於最高位置的三位旁門左道傳達此次拜火教的邀約……”
“表決到此結束……”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