連水囊水桶裡的水,也全結了冰,口渴了隻能嚼雪吃。
那刺骨的雪水吞進肚裡,就更加冷了。
苦家村的村民沒備冬衣,隻能披著被褥取暖。
老人孩子擠在牛車上,身上覆蓋了厚厚一層白雪,瞧著慘兮兮的,老可憐了。
張青山看不下去,想去找宋高商量,看看能不能借些油布給他們,給老人孩子蓋在牛車上,擋雪。
趙氏卻把他攔了下來,提醒他說。
“升米恩,鬥米仇,你不用管他們這麼多。”
“管得多了,哪天有事你不管了,倒讓他們心生怨恨。”
“讓他們自已想辦法解決去,這原本就是他們該擔的責任。”
張青山覺得趙氏說得也對。
便收起目光,不再去關注他們。
而這些苦家村的漢子們,不忍看父母兒女挨凍,就在田間地頭割來野草,編織出草墊子,搭在牛車上,倒比油布更加擋風。
“瞧見沒?”趙氏笑著對張青山說,“這心還得讓他們自已操,讓他們自已去解決。”
張青山見狀,也是不由地點頭。
趙氏趁機又說,“青山啊,我們如今雖然回了苦家村的隊伍,但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,處處都替他們著想了。我們可不欠他們什麼,心腸也得硬一點。”
“梅芳說得對,往後我的確得改改,彆管那麼寬。”
一路上,迎著寒風,艱難地走了四五個時辰,直到天快黑的時候,快要凍僵的人們,才抵達了一座村莊。
村子裡的人都北上逃難去了,整個村子空蕩蕩的。
風雪裡,白茫茫的村落,顯得格外冷清。
宋高領著隊伍,進了村子。
在村裡察看了一番之後,發現各家各戶的門鎖,全被撬壞了,看樣子,主人離開不多久,就有人進屋洗劫過了。
屋裡能拿得走的東西,全拿走了。
好在床搬不走,晚上還能有床睡。
宋高派人統計了一下房子的數量,之後安排。
“每三戶結伴,借住一間民宅。”
“記住,僅限借住,斷不可拿人東西。”
雖然也沒什麼東西可拿了,可若不這樣叮囑一聲,萬一有人拆房拆桌椅,拿來生火呢?
大遇河,結不結冰很難說,萬一天氣暖和起來,這些房屋的主人可能都會返回家園的,所以東西都不能動他們的。
都是結草銜環,辛辛苦苦修建起來的。
這也是失去家園的他們,最能深切體會到的!
交代了一番之後,宋高和張青山就組起了兩支護衛隊,拿著武器,在村子外圍巡邏了起來。
這處村莊,既然有人光顧過,那就存在著潛在的危險。
誰知道那些人走遠了沒有?
一切小心為上。
有護衛隊的保護,其它人也就放心地尋找同伴,準備找地方住宿了。
“洛洛姐,我們一塊兒。”張小花一手挽住何洛洛,一手拉過二丫三丫,“我都好久沒跟你們一塊兒聊天了。”
這一路,每天都在趕路,晚上累慘了,倒頭就睡。
加上何洛洛有了被褥,也很少去跟張小花擠了,所以這段時間她們也沒怎麼在一起過。
於是宋家,張家,還有何洛洛三姐妹,一塊挑了戶人家入住。
大家夥兒把牛車趕進院子,奶羊栓好,之後攙著宋家張家兩個老太太,進了屋子。
進屋後,可算暖和太多了。
都圍著火塘坐了,之後趙氏和宋青青找來柴火,生起了大火。
烤了許久才把身子烤熱,凍僵的手腳也暖和起來。
二丫三丫剛緩和一點,又想出去玩雪,被月娘關在屋內,不準出去。
何洛洛起身,“我出去找些草喂牛喂羊。”
“我也一道去。”張小花也跟了出來,“上哪找草去?這麼厚的雪。”
何洛洛望著屋後的牛棚,想起這一帶沒受旱災影響,應該種出了稻穀。
有稻穀,那必定有稻草。
忙招呼張小花,往牛棚去。
果然,牛棚裡堆滿了乾稻草。
這東西,不但可以拿來喂牛喂羊,還能織成草墊,用來取暖啊。
等到以後上了山,還可以拿來搭棚子,真真是救命的好東西。
當即就抱了兩大捆回屋。
而其它村民,在找草料喂牛的時候,也發現牛棚裡堆滿了稻草。
都是鄉下人,自然知道稻草的用處,於是晚上吃過飯後,全員出動,搓草繩,編草墊,都在為今後到了山上做打算。
甚至有人還用草繩做了蓑衣,草鞋,即能保暖,又能防滑。
宋高和張青山他們這些巡邏隊員也沒閒著,邊巡邏邊搓草繩。
儘量多做幾張草墊子出來,到了山上好搭棚子。
有了棚子,不管下多大的雪,都不用擔心凍死了。
漢子們忙得正歡,突然聽到有人說話,還有孩子的哭聲。
“宋村長,可算找到你們了。”一名熟悉且崩潰的聲音,從風雪裡傳來,接著一隊難民出現在了村口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