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1章 下山後要去哪裡(1 / 1)

何洛洛到底不是這個世界的人,對林州的感情,不像張青山他們這麼深。

所以張青山和張福張昌紅了眼圈,她倒是淡定。

對張青山父子說。

“勝仗是一定的了,等著好消息就是。”

“我們先回駐地,商量一下賀州收複之後,大家夥兒是下山,還是繼續留在山上。”

“好。”張青山父子應著。

四人調轉方向,返回駐地。

在駐地外十幾裡處,就碰到宋高他們了。

宋高他們拿著武器,守在駐地外圍,也是為了防備何洛洛他們計劃失敗,好應對的。

這會兒看到何洛洛他們現身,都激動地圍了過來。

“把他們引走了嗎?”

“你們沒事吧,可碰到什麼危險沒有。”

“駐紮地安全了嗎?”

何洛洛和張青山他們,也沒多說,隻說南國兵已經下山了,駐紮地安全了。

之後張青山激動地告訴大家。

“兩國開戰了。”

“北黎軍要收複賀州了。”

聽了這個好消息,漢子們高興地歡呼了起來。

他們一直在等著這一天,這一天總算來了。

“這場仗,估計要打一段時間。”何洛洛說,“還是得沉住氣,耐心等一等。”

南國兵還有糧上山來搜他們,那說明他們燒毀的那批糧,並不是唯一的糧。

所以這場仗,也不是那麼容易打的。

靜候佳音吧。

江景年說過,他們打贏之後,會在西邊的最高峰,放狼煙。

那座山很高,狼煙燒起來,駐紮地一定能看到。

“走,先回去。”宋高招呼,“回去再說,彆在外頭乾冷了。”

於是一行人,返回駐紮地。

婦人孩子們,都躲在窯洞裡。

看到大部隊回來了,才敢從窯洞裡出來。

二丫三丫看到何洛洛,又哭又笑地朝她跑來。

“大姐,嗚嗚嗚,你下次出去,能不能帶著我們一道去。”

大姐每次離開,都是用性命去冒險的,她們卻一點忙都幫不上。

這回,聽說比打土匪還危險,對付的是南國兵。

她們擔心大姐的安危,好幾天都沒睡覺了。

何洛洛把兩個止不住哭的小丫頭,摟在懷裡,告訴她們。

“結束了,戰爭很快就要結束了。”

“往後我們的生活,再不用擔驚受怕了。”

“快彆哭,哭成小花貓了。”

月娘也紅著眼圈走到何洛洛麵前。

“你這丫頭,真不把自已的命當命。”

“有事就不能讓宋高他們去,真是講也講不聽。”

她邊講邊搖頭,一副無可奈何的樣子。

何洛洛知道跟她說不清。

你要說,非自已去不可,她就會回你一句,“難道你一個小丫頭,比跑山打獵的漢子們還厲害?”

所以乾脆不說。

張青山看不下去了,對月娘說。

“月娘,洛丫頭做的一切,都是為了救大家的命……”

沒有人比他更清楚,這一次若沒有月丫頭,他們這些人的命,恐怕都難保。

但他又如何能解釋得清呢?

洛丫頭交待他們,大家夥兒問起,就說南國兵在山林裡迷了路,自已下的山。

她做了那麼多,告訴大家的,卻是這麼輕飄飄無關緊要的一句話,半點功勞都沒往自已身上攬。

而月娘,卻責怪她不把自已的命當命。

雖然出於關心,但聽在誰的耳朵裡,都不會高興的。

月娘哪知個中內情?還想說些什麼,宋高打斷她。

“彆說了,月娘,回去做飯去,洛丫頭他們,還餓著肚子呢。”

月娘紅著眼圈,說了聲好。

她那麼關心洛丫頭,洛丫頭卻一句話都不搭理她,她有些傷心委屈。

“先進屋烤火。”張小花拉著何洛洛的手,進了屋子。

她可不信那些南國兵,是自已主動下的山,一定是洛洛姐做了什麼,是她的功勞。

也不多問,隻佩服地朝何洛洛眨眼睛,小聲湊到何洛洛耳邊說。

“我知道,肯定是你把那些南國兵趕下山的,洛洛姐,你可真厲害。”

何洛洛但笑不語。

趙氏則添了炭,生起了大火。

張青山宋高他們也進來,吳掌櫃周掌櫃他們不一會兒,也來了。

一塊兒商量賀州收複後,何去何從。

“下山吧。”周掌櫃說,“窯洞陰冷,住久了,老人孩子受不了。”

“是啊。”吳掌櫃也附和,“山下村莊那麼多,咱們找個村子住進去,其它的等雪融了之後再說。”

張青山也說。

“雪沒化還好,窯洞將就著也能住,等到春來雪融,窯洞估計會進水,到時候就住不得了。”

“到那個時候想出山,都出不去。”

丈把深的雪,一旦融化,人要怎麼行走?

會陷在深雪裡,寸步難行。

更彆說還有牛和馬了。

所以賀州一旦收複,那下山就勢在必行。

“那就一塊兒下山。”這些事情,宋高也是能想得到的。

雖然先前,也曾動過留在山裡落腳的念頭,可想到老人孩子,還是打消了這個念頭。

所以下山的決定,便這樣定下了。

這會兒,整個駐紮地的人們,都知道兩國開戰的事了。

婦人老人其它不懂,但知道,北黎軍有糧,南國兵沒糧,所以打起來,吃飽肚子的北黎兵,指定贏。

戰爭真的要結束了!

他們再也不用膽戰心驚的,躲在這深山老林了。

家家戶戶拿出好菜,打算好好慶祝一下。

窯洞對麵,又升起了篝火,婦人們殺野雞,宰兔子,忙活了起來。

何洛洛把之前收到的麂子肉,兔子肉等,全部拿出來。

準備今晚請大家夥兒吃一頓。

麂子煮湯,裡麵放了乾菌子,兔子香炒,香菜蔥什麼的沒敢放,大料放了不少。

煮了四大鍋,窯洞裡提定是坐不下的,就在窯洞對麵的雪地裡,架起了鍋。

喊了張家宋家,吳家高家,四個結拜兄弟,四家人,一塊兒過來吃。

老人孩子怕冷,在窯洞裡還備了一桌。

其它人就在外頭,圍著火爐,邊吃邊聊。

“咱下了山,也彆去遠了。”宋高邊喝湯,邊說,“就先前挖地道的那個村子,就挺好。”

他們吧,幾次三番下山。

每回在山上往下邊望,都是望那個村子。

嘿,這都望出感情來了。

“可以可以。”張青山拿著隻兔頭在啃,吃得也是津津有味。

邊吃邊說,“那村子,離得山近,還能上山打獵,改善生活。”

他們米糧有,但肉可沒有。

那幫土匪都吃人肉了的,倉庫裡,自然不會留下肉。

靠著山,比去其它地方好。

吳掌櫃和周掌櫃,也是頻頻點頭。

“那裡好,那裡好,去山上近,去河邊也不遠。”

“有魚吃,有山珍吃,是個好地方。”

婦人們就笑他們。

“還沒等來好消息呢,你們說這麼多,有什麼用。”

漢子們怒瞪她們,“這不是板上釘釘的事麼,還用懷疑?”

婦人們忙住了嘴,生怕烏鴉嘴,把好事給說壞了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