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64章 山下點狼煙了(1 / 1)

雖然這幾個月,他們也有不少的收獲。

光剿匪,就分得了這麼多的米糧和銀兩,

可這些都是意外之財,縱使進了口袋,心裡也不踏實。

莊稼人,隻有土地才讓他們安心,那是能讓他們紮根的地方。

所以,縱使知道安置地也是窮山惡水,但還是期盼著早日抵達那裡,在那裡落腳。

以前老皇帝的時候,他們也不抱希望。

還想著賀州失守,他們被困在山裡,那就乾脆在深山老林安家得了。

可如今有了勝利的希望,當然是盼望早一日下山。

宋高分析。

“南國兵支撐不了多久了的。”

“他們那麼多士兵,每人一天半斤糧,十天都得消耗七八萬擔糧食。”

“還得留些糧食撤退,總不能餓死在路上。”

“所以,應該很快就能有好消息來。”

嘿,他話音剛落呢,有人就瞧見西邊方向有薄煙飄過來。

天下著雪,又已近天黑。

大家夥兒看著天上的煙,都有點不大敢相信。

“那是狼煙嗎?”有人就問。

漢子們都站了起來,走出草棚察看。

看完之後,都激動的驚呼起來。

“是煙是煙。”

“山下點狼煙了。”

聽到漢子們的驚呼,大家夥兒全從窯洞裡跑了出來,抻著脖子朝天上看。

看到天上的煙,越來越濃,都興奮地歡呼了起來。

“贏了贏了,北黎贏了。”

“南國兵被我們趕出賀州了!”

“我們可以下山了,太好了。”

個個激動得熱淚盈眶。

他們這些天,望眼欲穿。

又是擔心又是期盼,摳著手指頭過日子。

如今總算等來好消息了。

懸在心頭的大石也算落了地。

同時看到南國兵落敗,也是振奮不已,解恨不已。

今日能把他們趕出賀州,他日就能收複林州。

總有一天,他們會返回故裡的!

歡呼過後,有人開始抽泣。

背井離鄉,被南國兵一路驅趕,逃進深山,幾經生死。

這遲來的勝利,能不讓人落淚。

宋高摁了摁濕潤的眼角,笑了起來。

“打勝仗了,這是天大的好事,都哭什麼。”

大家夥兒聽了這話,又大笑了起來。

真是又哭又笑,個中滋味,不曾經曆過的人是不會明白的。

宋高平複了一下情緒,詢問大家。

“先前就討論過,賀州收複,咱們就下山的,大家夥兒可同意?”

“這哪還有不同意的?”村民們都大聲道,“都等著盼著,早些下山哩。”

“嗯。”宋高點頭,“那咱們今晚就收拾一下,明兒一早下山。”

頓了頓,又叮囑。

“咱們糧食比較多,家中爬犁不夠的,趁天沒黑,趕緊去砍木料,做爬犁。”

“餅子乾糧多備些,山裡積雪厚,中午是不會停下來做飯的。”

“晚上把東西收拾好,明兒可彆手忙腳亂。”

大家夥兒忙應著,之後就各自回家,忙各自的去了。

何洛洛跑去找宋高,告訴他。

“宋大叔,你們東西多,人手也不夠,我的米糧讓張大叔幫我拉就好。”

她分到的糧食,也不好收進隨身空間,都堆放在窯洞裡。

依宋高的性子,肯定會主動幫她拉的。

可她並不想浪費人手,浪費那個力氣,她可以收進隨身空間的。

所以就拿張青山當擋箭牌,先把這事跟宋高說了。

宋高自然是笑著點頭。

“好,洛丫頭你決定。要是你張大叔拉不完,放我們爬犁上。”

“好的。”何洛洛點頭。

月娘在一旁聽到,心裡十分不是滋味,等何洛洛走後,紅著眼圈跟宋高說。

“洛丫頭跟張家,走得比咱們還近。”

“拉糧食,不叫自已親娘和繼父,卻叫他們。”

“在她眼裡,也不知道有沒有把我當娘!”

宋高勸月娘。

“洛丫頭跟張家親近,不也是有原因的嗎?”

“她帶著兩個妹妹,被何家人苛待,要不是張青山他們接濟照顧,早餓死了。”

“你由她怎麼做去,管那麼寬做什麼。”

月娘一臉的難過委屈。

“她要是兒子,我不管就不管了,偏偏她是丫頭片子,沒爹養,沒娘教,將來誰敢娶?”

“那天她差點摔著微丫頭,我就說了她兩句,她甩臉子就走。吳家老太太見她那樣,馬上就反對她進吳家門。”

“這些事,你隨便打聽一下就都知道的。”

“我也是為了她好,可我的一片苦心,她是半點瞧不見,還惱上我了!”

宋高也挺無奈。

月娘擔心女兒,教育女兒,無可厚非。

可洛丫頭的思維想法,跟月娘完全不一樣,她會服月娘的教?

恐怕連月娘教二丫三丫,她都反對。

唉,她們娘倆的矛盾,真是不容易解決。

他覺得他也調解不了,隻能拉過月娘的手說。

“洛丫頭這是體諒咱們人手不夠。”

“你帶著孩子,得和娘得一塊坐爬犁的。”

“又那麼多糧食,沒兩把爬犁裝不完,所以洛丫頭也是替咱們著想。”

這話月娘聽了,心頭舒坦不少。

不過還是來了一句。

“她要是知道替我們著想,就好了。”

“她何時沒替我們著想啦?好了好了,彆想那麼多了,回去幫著收拾去。”

這個晚上,駐紮地也是燈火通明。

家家戶戶點著火把,連夜收拾。

米糧搬到爬犁上,拿繩索捆好,鍋碗瓢盆等物品,拿背簍籮筐裝了,讓牛馬來馱。

就連搭好給牛馬居住的草棚,也全部拆了,草墊子拿來還有用的。

這下山不得十來天,夜裡還得拿草墊子墊地上防寒。

經過一夜的收拾,第二天早上,大家夥兒就收拾得都差不多了。

爬犁拉到了窯洞前麵的空地上,上麵裝著米糧。

小些的孩子背的背,抱的抱。

老人不方便行走的,也坐在爬犁上。

就等著出發了。

“走。”宋高打頭陣,一聲中氣十足的吆喝,就拉動了爬犁。

大家夥兒緊隨其後,跟著往前走。

大家夥兒對山裡,也沒有多少留戀。

雖然這處窯洞,也曾為他們遮擋風雪,可一旦冰雪融化,泥土浸了雪水,就極有可能坍塌的。

所以下山勢在必行。

離開這深山老林,山下還有道不儘的好日子等著他們呢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