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182章 不必過分苛責(1 / 1)

縣裡的幾個領導,麵麵相覷的互相看看。

這事聽著,總感覺不大對頭。

隻是哪裡不對,又說不出來。

人家也是沒有違反紀律,那些下放的人員,依舊在大崗村,還繼續參加著勞動。

而且聽那小同誌的意思,貌似日子比從前還要壞。

否則人家也不會想要自救。

他們都沒有開口,全都看向李副縣長。

就是於書記也在看李副縣長,這事算起來,是他允許的。

要是上麵問責,他這個公社書記逃不過去。

不過,他現在懷疑,蘇小滿當初早就知道村裡有機械專家,這才敢在村裡開廠的。

想到把他瞞的死死的蘇小滿,於書記竟然還覺得有點委屈。

他自認對大崗村的工作都很支持了,這麼大的事,竟然沒有提前和他透露一點風聲。

於書記完全忘了,是他自己沒把大崗村放在心上。

蘇小滿一個無官無職的小老百姓,怎麼會總往領導身邊湊。

李副縣長無視其他人的目光,他這次來不是巡查下放人員的生活的,他是來考察廠子發展的。

一切能促進廠子發展,或是為人民服務的事,他都不會阻攔。

他看著蘇小滿,“蘇同誌,不知道我能否見一見那位老人。”

蘇小滿點頭,“當然可以,我去把他叫來,他們現在依然在碾米廠工作。”

“雖然工作比從前輕鬆許多,但是我延長了他們的工作時間,順便讓他們晚上也要來給廠子守夜!嘿嘿!”

其他眾人:“........”

黑心,真是太黑心了。

李副縣長輕咳一聲,忍不住提醒一句,“那個,蘇同誌,其實你也不必過分苛責,畢竟年紀都不小了。”

“是呀,大崗村這一點,做的過分了!”

“.........”

人群中夾雜了幾句對蘇小滿和大崗村的不滿。

這些人來參觀這麼久,大崗村比他們想象中的還要好。

現在終於是揪住了一點錯處,怎麼會放過。

蘇小滿聽著人群中對她的討伐聲,她知道外公的事,完全沒問題了。

現在就算那些人發現他們沒有住到牛棚那邊,也沒事。

畢竟她提前已經說了。

蘇小滿為自己的機製點個讚!!!

“是,各位領導批評的是,我們以後會改正的。”

然後蘇小滿又看向李副縣長,“李縣長,我這就去找人。

你們要不要去我們大隊部坐一坐,喝口水潤潤喉,這一路上,咱們走的都挺遠的。”

其他人聽到蘇小滿這麼說,心中滿意。

他們確實也有點累。

李副縣長點頭,兩個廠子都參觀完了,大崗村也算是了解了百分之八十了。

剩下就是看看兩個廠子的賬目,是不是有出入。

“好!”

於是,劉會計就帶著眾人,一起往大隊部那邊走。

蘇小滿則是跑去找人。

其實譚老已經聽到了蘇小滿的言論,他和其他下放的人員,見到有領導參觀的時候,還很緊張。

誰料,竟然被蘇小滿這麼簡單的化解。

“外公。”

譚老立即捂住蘇小滿的嘴巴,“小聲點,彆讓人聽到。”

譚老可害怕他和蘇小滿的關係被人發現,若是那樣的話,蘇小滿那些壓迫他們的言論,就露餡了。

蘇小滿猛點頭,譚老才鬆開她。

譚老這時候又不大好意思,覺得剛才他太用力,“小滿,你沒事吧!”

“外公,我沒事,不過那個副縣長對咱們自動的機器感興趣,有話想要問你。”

“外公,你出去見他們,沒事吧!”

蘇小滿自己是覺得,讓上麵知道譚老的能力,對他以後恢複工作和職稱都有用。

她記得後世,那些下放的人員返程,有些是給補償了工資和恢複職位的,不過那麼多人呢,也是要走走關係的。

譚老搖頭,“沒事,我去見見他!”

再壞,就隻剩下他一條老命了,他都這一把年紀了,還怕什麼。

於是兩人就走了出去。

宋教授看著兩人離開,有些擔憂的看了譚老一眼。

他們這麼多年,外人是很少見的,現在還要見縣裡的領導,宋教授的心裡沒底。

這時候,大隊部四周,倒是傳來了飯的香味。

今天是蘇大嫂掌勺,她帶著村中的幾個婦人一起做飯。

蘇大嫂的廚藝很好,在大崗村也是排得上號的。

蘇小滿把譚老帶過來之後,譚老就被李副縣長單獨叫走談話去了。

財政局的主任等幾個縣裡的領導則是跟著劉會計一起,去看大崗村廠子的賬目。

剩下的其他人,則是在大崗村參觀起來。

就是劉記者都拿起相機,對著大崗村那些新建起來的磚房,哢哢照相。

好像是受到了蘇小滿的影響,他這次倒是沒有心疼膠卷。

照相的時候,快門按動的頻率都比之前高了。

他是報社的記者,難道還沒有一個農村小同誌豪氣?

那不能夠!!!

他不要麵子的嘛?

這次必須不能心疼膠卷。

蘇小滿則是去找於書記去了,她還有學校的事,要和於書記報備呢。

此時,於書記的身邊也圍了不少人,這時候王副隊長帶隊,剩下的都是安平公社

於書記聽著幾個其他公社的書記的誇獎,倒是心裡開心。

他也覺得當初的決定沒錯,放手讓大崗村發展,現在,果然是得到了成效。

蘇小滿見眾人都是跟著王副隊長走的,於是來到他身邊,小聲的提醒了一句,“去學校那邊。”

王副隊長心領神會,有意的往學校那邊走去。

這時候,劉萬田也是發現了大崗村竟然有一半的人家,都養了豬。

他心中驚奇,“王先發,你們村怎麼有這麼多頭豬?”

去年他們就和公社預定了,可是豬苗要排到了今年,他們村的豬苗還沒有呢。

可是大崗村的豬,怎麼都是肥豬了,看那樣子,都得有一百多斤了。

算算日子,這是去年就抓的豬苗呀。

劉萬田這一嗓子下去,可是把前麵的於書記吸引了。

連著他身旁的其他縣裡書記也被吸引了注意力。

竟然還家家養了豬?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