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六十七章 道士(1 / 1)

“那怎麼辦,就這樣抱在身上?”

“老實,在這個地方,越是覺得邪門,就也有可能是最大的可能性,就是不好的預感,往往不比較靈驗。”

“我們剛剛擔心這玩意上的血跡線,會有詛咒,那麼,很大的可能,這玩意就交纏著詛咒。”

張壽鹿道人聳肩攤手,表示自己認慫了,他是不敢抱著石磨在身上。

其他兩位道人你看我,我看你,誰也不敢將之放在身上,壽鹿道人的,俱都認為很有道理。

同樣的,的青銅古戰車靜靜地懸停在半空中,沒有一絲響動,想來,這也是張美玉的表態,她同樣不敢,將石磨放在身邊,與之長久共處。

“放在這裡,等到寶玉道友和劍先師弟的到來,會合後,再做定論?”

“等一切塵埃落定後,我們再齊心合力將之帶離古城,反正古城樓之外就是我們龍虎山的地界,把握不。”

“很大!”

福善道人見大家都是如此為難,誰也沒有把握,於是決定還是先彆強求,退一步,或許會有轉機。

現在就將之帶在身上,先不會不會存在詛咒的糾纏,還有一層緣由也不容忽視,現在石磨在這個三層平頂的大圓石之上,很可能是有講究的,若是離開這個地方,很可能會泄露出氣息,雖然石磨本身沒有什麼引人注意的氣息散發出來,但保不齊會有一些見多識廣的老東西會在陰暗中的窺探裡察覺到。

就比如。向老鼠精和老和尚那樣的人物。

畢竟不是凡物,總會有神異的端倪,他們這些人不認得,不代表那些老不死也不認得。

作為師弟,福德道人很快就明了自己師兄的想法,他覺得確實要防止那些潛伏的強大存在的覬覦,這宗神物,一定要平安地送往龍虎山的師府裡,相對於被人中途給搶了給截了,那對於個體的詛咒傷害,反倒不是那麼讓人顧慮。

大不了一死,人總有一死,就看死不死得值而已,要是輕於鴻毛,自然心有不甘,要是有利於龍虎山的長久與鼎盛,也不是就一定畏懼。

人總有一死!

“那,就先放一放?”

“可是,可能不止我們知道了石磨的存在。”

“這是個隱患!”

隱患?

隱患!

竟然上升到這個高度?

眾人聞一言而驚,誰也沒有想到,福德道人竟然是這樣的決絕。

最後那句話的五個字裡,透露出了自張清燭見到福德道人後的前所未見的殺機!

這石磨,到底是……

自然,看著張福德道人已變得很嚴峻的臉色,眾人心頭,自然是,驚疑不定。

“福德師兄,你很看重這個東西?”

“這石磨,祭壇,這麼有來頭?”

“貧道沒看出來啊!”

壽鹿道人側著身,好斜著眼睛看向福德道人,那個樣子的表情所表達的意思,大家很容易明白,還沒出的話是,是不是又有什麼隱瞞的?

福德道人無奈,嘴角扯出一縷苦澀的笑意,心裡有所感觸,這一趟,古城這一趟,真是名聲壞了。

師兄弟,都快要杯弓蛇影了。

唉……

無聲的歎息,在心底回蕩,久久難以散去,平添滿懷的惆悵。

“有一點頭緒。”

“是有一點頭緒。”

張福德道人重複著,眼睛緩緩轉過,掃視了一圈,逐一將眾人看了幾眼,似是要將彼茨模樣,烙印在心底的最深處。

“你們都聽過古澹台道士吧?”

“可是,什麼叫古澹台道士呢?”

“丹陽道士之上的黃庭經道士。”

“盤坐古澹台,口誦黃庭經的道士,就叫古澹台道士!”

“黃庭經道士身下有著一座古澹台的,就叫古澹台道士!”

其他道人麵麵相覷,還真的就是不大明聊東西。

這玩意,算不算得是秘聞?

你們都聽過古澹台道士吧?

還,還真是沒怎麼聽過。

這人與人差距也太大了。

當然,此時的他們,誰也不好意思表示沒聽過,事實上,他們也確實耳聞過隻言片語,但是,能當真嗎?

他們無一例外,全都將之當作耳邊風,當作是什麼奇聞怪談,既然是奇聞怪談,也就沒怎麼注意。

古澹台道士?

還有,黃庭經道士?

黃庭經道士,大家肯定是熟悉的,雖然也是一頭霧水,為什麼要叫黃庭經道士?

按一般的法是,道法高深,可以自我詮釋道家的重要經典黃庭經,那就算是可以獨當一麵了,可以向山外之人傳教了。

如果不到這個境界,沒有這樣對道的理解,那就隻能收徒,而不能傳教。

對於這一條,龍虎山的道士似乎普遍反映不大,龍虎山道人似乎更專注於修道,隻要有傳人能將自己所感悟的道傳承下去,一般也就無憾了,自己有沒有傳教的資格,不是太在意。

“對了,福德前輩。”

見壽鹿道人和福善道人有意無意地朝他掃了幾眼,張清燭立馬心領神會,馬上就發問,不懂就問,心裡有疑難,立馬向前輩求教解惑。

“前輩,道童是初學道之人,猶如啟蒙的童,道士是正式的龍虎山道人,被等級在冊,傳聞中,好像是還要由龍虎山安市啟稟上界庭所知。”

“道士有兩個隨侍人,分彆是方士和術士,跑腿打雜的,專門料理道士的俗務。”

“道士之上的是,火居道士,能張嘴吐一口烈火,能保證自己生火開灶,不至於自己料理不了自己的生活,起碼要填飽肚子吧?不管再怎麼邋遢,起碼到哪裡都餓不死。”

“再之上是,遊方道士,雲遊四方,了無掛礙,經曆時間的滄桑與世間的千百事變遷。”

“遊方道士之上是,丹陽道士,這個是有境界要求的,起碼要有一枚內丹,不管是不是真丹,即便是假丹,隻要品相好,一樣可以成為丹陽道士,但即便是假丹,起碼也得是築基境的巔峰,真丹的話,那直接就是結丹境了。”

“丹陽道士,向陽而生,一枚丹丸含在心口,可僅靠汲取太陽光而存活,餐風飲露,亦不在話下。”

“而之上的黃庭經道士,卻僅僅是告知要詮釋經典,道真的有點不明其意。”

張清燭眨著大眼睛,滿臉的無辜,滿臉的疑問,張福德道人對於道士的態度很感滿意,笑意盈盈道:

“這個嘛,貧道也不甚清楚。”

“隻知道,是傳教的前提!”

哦……

原來你也不知道啊?

眾人心中紛紛腹誹不已。

看樣子,確實不像是敷衍推搪,比較,比較有可信度。

“但是,據貧道所知,山上一些老頭子,很看重這個,特彆是黃庭經道士,似乎特彆看重,黃庭經道士,或許隱藏著很大的秘密。”

大家點點頭,指著身前的石磨,壽鹿道人問出了大家都很關心的問題:

“這個石磨,這個祭壇,就是黃庭經道士身下坐著的古澹台?”

“龍虎山上有多少個黃庭經道士,有幾個黃庭經道士身下坐有法台的?”

出乎意料的,張福德道人竟然搖頭,表明他也一樣不甚清楚,微微搖著頭:

“貧道也不甚清楚,可能也不大多,龍虎山重道統傳承,不甚看重傳教想來,人數不會很多,而且,丹陽道士是有境界要求的,即便是口含假丹,那也需要築基境的巔峰,而丹陽道士之上的黃庭經道士,肯定就是結丹境真人。”

“結丹真人,在現在的龍虎山上,也沒有多少。”

嗯?

張清燭一聽這話,感覺跟之前的,有點出入,邏輯上似乎有點衝突,便疑惑地問道:

“福德前輩,您剛才不是,山上一些老人很看重嗎?”

“既然看重黃庭經道士與那古澹台道士,那為什麼會很少?”

福德道茹頭,解釋其中的緣故,:

“貧道想,可能是事關重大的秘密,但是那個秘密是隱藏著的,現在沒有合適的時機,現在根本靠近不了,所謂的看重,估計就是要留一個念想而已。”

“龍虎山道人,對於傳教,不甚感興趣,隻要自己的道統可以傳承可以延續,那就已經足夠了。”

“而傳教,龍虎山的傳教,嗯,準確的法,是拜上帝教的傳教,龍虎山的道人之中,是由龍虎山師府去踐行的。”

“個饒傳教活動,一般是要有黃庭經道士的頭銜才能被允許,而龍虎山師府,則不需要,隻要是師府內的道人,隻要是奉了龍虎山師的法旨,那就可以向教外的生靈傳教。”

“一般來,龍虎山與拜上帝教,兩者之間有所重疊的部分,就在龍虎山師府,其他的龍虎山道人,應該是不算作是拜上帝教的信眾。”

“即便是算作,那也僅是半隻腳踏進去了而已。”

噢……

張清燭恍然,看了眼壽鹿道人,聲地道:

“怪不得,龍虎山上有不少道人對拜上帝教不怎麼感冒。”

“像道師父,從他老人家的日常言語中,就沒怎麼提起過拜上帝教。”

“剛開始,道還以為是拜上帝教,可是,這個沒聽過的教派,在典籍上也沒有見到過的教派,要麼是默默無聞新興起的教派,要麼就是西方的教派。”

“沒想到,竟是我龍虎山。”

“道還狠狠地嘲笑過這個名字呢,吃屎狗吠,太猖狂!”

“哈哈……”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