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一章 三位道人(1 / 1)

“通常被叫作?”

“哦,那本書,那本預言書,還有另外的名字?”

頓了一頓,場麵為之一靜。

“嗬嗬……”

“是這樣。”

對方,不缺乏必要的敏感性。

“我不知道那本書確實的名字。”

“但是,我有一個猜測。”

“一個很不負責的猜測,我什麼都不能保證。”

“你要要聽一聽嗎?”

他還是感覺,對方對這個情況了解得不多,聽說過馬良神筆的存在,但是,又不怎麼清楚預言書的存在?

有意思……

馬良神筆的存在,似乎在整個社會層麵要更寬泛一點,馬良神筆以童話的形式在整個天朝的範圍內廣泛傳播,甚至是整個東大陸了……

但是,似乎對此感到有深意的不多,多數都會以為,這就是個童話故事。

故事,就是個故事。

而知道周天朝禦書房內有一支筆也叫馬良神筆的,他設想,可能都會感到心裡有一股惡寒湧出吧?

但是想要細究原因,可能也一頭霧水,因為給出的線索,也隻是個巧合,重名了而已。

故事,就真的隻是個故事了?

“當然,為什麼不呢”

似乎,不是個很難的反應,對方反而有些不解為什麼還要特意這麼一問。

“我有個感覺……”

“隻是個感覺,我再一次強調,是個感覺。”

“我並不想誤導你。”

張天謬覺得自己還是拿出個嚴謹而準確的態度為好,因為,這裡麵有些利害。

“我懷疑,那本書,那本所謂的預言書,就是道教一直以來都在尋找的《帝王本紀》。”

“你知道,這一本書嗎?”

“還有,它對於道教有著什麼樣的意義呢?”

對於這一點,他是真的想知道,誠心求教,想要知道對方的態度。

“哦……”

這是個標準的審慎態度的起頭,聽不出什麼來。

“那是傳說中的東西”

“似乎是,記載著幾個開國皇帝的傳紀?”

“在道教的眼裡,是一本在神話時代,關於曆史的著作?”

“隻是,是以幾個皇帝的傳紀作為各個時間段的曆史起始?”

“一個皇帝,就意味著一段全新的曆史”

“道教很重視這本書?”

聽語氣,是真的聽不出什麼來,最後的這一句,好像是很有點詫異,但是,琢磨下,又覺得像是故意為之。

不好拿捏啊……

“道教當然重視這本書!”

“或許這樣說,並不準確,可能可以這樣說,道教裡的某些高道,是很看重這本書的。”

“你知道嗎?”

“根據一些個最強大的占卜師和預言家的預測……”

“我得說清楚一點,這裡麵,可能是一位,也可能是多位……”

想了想,他覺得還是的說明清楚這一點為好,免得有歧義在裡麵,那樣就不免有些不美了。

“在那些個預測裡,我們初步……”

“嗯,是他們,他們初步確定了,有兩位道人可以進入太祖皇帝的禦書房。”

“而能夠進入那個地方的,一共也就隻有六位。”

“這,也是通過那些人預測出來的。”

這就是他所知道的,禦書房隻有六個人能在裡麵行動自如,可以在特定的時間段內進進出出,往返多次的緣故。

他還知道,如果要摳字眼,說可以進出的人的話,應該還是有一些補充的,據他從大明宮梨園的得來的消息,天朝的三大情報機構,其中的某些特殊人物,也是可以進出那裡麵的。

但是,除了一樣有時間段的限製之外,還有就是根本進不了最核心的區域,還有就是,在裡麵行動的區域和行進的線路,受到極大的限製。

就是大明宮梨園,他們對可以自由進出禦書房隻有六人這樣的說法,其實也並不反對,隻是覺得還有些不夠完整而已。

“誰?”

這位最年輕的中將,這時候總算是有點年輕人的模樣了,當即就脫口而出,可以感受到一點急迫。

“是誰?”

隨即,又給補上了一句。

“道教中頗負盛名,而你們帝國軍也絕對不陌生……”

“是眼下的道教中掌握著權柄的,也是在世俗上有著權柄地位的……”

“道教青羊宮的掌教楊仕龍,他的另一個身份,你們更熟悉九扇門的三巨頭。”

張天謬覺得,這個人選,應該說是有著很大預期的,畢竟,這確實是道教的高道,且還是頭麵人物。

“哦,這當然是不陌生。”

“不過我的第一反應,可是茅山的那位掌教。”

“那麼,第二位,應該不是那位肖姓掌教吧?”

這是個奇妙的直覺,也是個準確的直覺。

那一位掌教,似乎一直都很低調,也是,茅山內部的事,一直都不少,可能是顧不上外邊。

“嗬嗬,不是……”

“第二位嘛,是一位道教的旁門左道,為正道所……”

“不知道你有沒有聽說過……”

“被正道所,不齒?”

“這應該是談不上……”

“談不上吧?”

“嗯,或許可以說,是側目?”

“嗬嗬,是側目,想要看不起,但沒有那個本事!”

關係是頗為複雜,可能難為外人道也。

“道教裡麵,其實不為眾多信眾隔和多數低階道士所了解的,卻又很奇怪的,這一點堪稱詭異,被許許多多的高道前輩和高階道人所知曉的……”

“道教裡麵,最厲害的,是三位旁門左道。”

“嗬嗬,隻能用厲害這種措辭來闡述……”

“用彆的詞來形容不好,不怎麼好,對道教也不怎麼尊重。”

“為什麼說他們最厲害呢?”

“最主要的是,他們實力驚人”

“戰績在道教內無人可比。”

“包括道教裡麵的那幾個大教派的頭頭腦腦。”

其實,當初他得知這麼個情況的時候,也是瞠目結舌了好半晌,有點難以理解,但是在得知了緣由之後,就釋然了,但緊接著,是另一個更大的瞠目結舌。

“什麼戰績?”

對方當即追問,這當然不令人意外,尤其是麵對一位帝國軍的將軍,更是一位年輕的帝國軍將軍。

而眼前的這位,他的年輕,可是成了曆史之最的。

帝國軍曆史上最年輕的中將!

“這三位道教的旁門左道,都斬殺過邪神!”

“這是道教裡其他的所謂高道沒有的。”

“哪怕是最低等的邪神……”

這也是他所沒有的成就,就要他現在而言,身份上最重的,當然是:他是皇家三軍儀仗隊的總指揮。

這一點,多虧了身上的這件五星上將軍禮服。

而那個所謂的天才的名頭,在一些人眼裡,是值得津津樂道的,但在大多數人眼裡,也隻是拿來說一說嘴而已,在這個神秘已經明顯跌入低穀的時代,還有比他這種所謂的天才更能滿足人的好奇心和瑰麗想象的嗎??

“最低等的邪神,是不自覺地展露出神性的形態……”

“但是,除了感覺神聖之外,還能隱約感覺到,有點醜陋?”

“有那種引起醜陋的審美傾向?”

帝國軍的這位最年輕中將,白雲飛將軍,在震驚之餘,腦子裡自動回憶起曾經閱讀過的絕密資料,關於邪神的描述中,就有所謂的最低等邪神的描述。

“三位?”

“都是誰?”

“誰是那位可以進出禦書房的道人?”

在沉吟了好一陣子之後,對麵的帝國軍將軍才緩緩開口,對方不知是不是不想要掩飾,總之是可以比較清晰地感應到對方語氣中的那一點點沉重。

果然,帝國軍的本性,總是更注重實力,而他們認為的實力的唯一標準,就是戰績。

想來,所謂道教中最厲害的道人是三位旁門左道,這個說法,倒更像是從帝國軍裡流傳出來的。

“道教的那三位暫時被稱之為最強大的道人……”

“暫時,即便是暫時,可能都要得罪道教裡的那些名門大派了……”

“但是,畢竟戰績擺在那裡,他們也無話可說……”

“那三位旁門左道,分彆是,妖道,瞎老道,滅天尊。”

“還有一點,很有意思的,妖道是個年輕模樣的道人,當然,實際年歲誰知道?”

這位妖道,他沒有見過,隻是聽到過,大明宮梨園有些提及而已,隻是很簡單地說,年輕道人的樣貌,氣息晦澀,隻是遠遠地向他們瞥了一眼,就感到有種不舒服的感覺。

當然,這隻是個感覺,沒有身體上的傷害,但是,就是這樣一個單純的心理感覺,卻更讓人憂心。

當然了,這是大明宮自身的看法,他不會否定,但是也談不上多肯定,這種事,你不親身體驗一下,總是很難說的。

他保留看法,不作評判。

“道人,尤其是道人,有道行的,很難看得出他們的本來麵目,畢竟,他們是號稱追求長生的。”

這是道教的特點,至於是不是優點呢?

好像是吧?

“瞎老道,顧名思義,眼睛是瞎的,但其實,沒有瞎,相反,他的那隻眼睛還很漂亮,隻是有些漂亮得過分了……”

“這是我唯一見到過的一位,有過一麵之緣……”

“嗬嗬,說來還是湊巧,就是恰巧碰上的。”

“至於其他的兩位道人,我並沒有親眼見到過,隻是道聽途說而已。”

“最後的那位,滅天尊。”

老實說,第一次聽到這樣的名號,他也是有點震驚,這確實就很旁門左道啊,起碼就在明麵上是很狂悖的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