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九百五十二章 道教的印象(1 / 1)

天尊,是道教的至高的神明階位,一個凡人以此來當作自己的名號,但凡是一個正常的道教徒都會感到一種發自內心的不悅。

這是冒犯啊!

“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,這三位的真實姓名都不被外界所熟悉,也就是說,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姓名,就是他們的道號,都沒有人知道。”

“或許,隻有很少的人知道。”

“還有,根據一些人看到的,可以做出推測:他們三位,應該是彼此熟悉的,很有可能是知交。”

“這樣不奇怪,他們被歸為一類:旁門左道。”

“嗬嗬,這句話也引出了後邊的一連串的道教的教義的內部爭論……”

道教在他的認知中,是最不講究這一套的了,但是,也還是有,也難免,是宗教就會有這種爭論。

“什麼是正統,什麼是旁門左道?”

“當然,我們並不感興趣,這是他們自己的事,嗯……”

“你不會感興趣吧?”

想著說著,突然發現自己似乎有些大包大攬了,隻是認知中,帝國軍一般也不怎麼在意這種口舌上的爭鋒。

他們在意的,隻有戰爭,戰爭,戰爭!

他們看中的,隻有戰鬥力!

“不會。”

“我並無偏見,更無意參與他們的教義爭論。”

“我隻是,作為一個帝國軍的將軍,當然對道教裡的那幾位前輩高人的實力極感興趣。”

“隻是奇怪,為什麼憑著我現在的權限,依舊不知道道教上麵還有著這三位人物呢”

果然,帝國軍就是這樣的人,對方的回答,並沒有讓張天謬感到有一絲的意外,看來,這位最年輕的帝國軍,除了在年紀上很突出之外,其他方麵,都很帝國軍。

是標準的帝國軍軍人。

如果帝國軍也要論正統的話,那麼,這就是正統。

這個問題,似乎是有爭論的

張天謬的心情霍然一沉,他不知為何會聯想到這個問題,但是這個問題,似乎在張家內部是有爭論的?

“嗬嗬,你是帝國軍的自己人,你不知道,外人就更拿不準了。”

“但是我有個猜測,很可能,事關所謂的神性。”

“因為他們都斬殺過邪神,必定觸及到了神性,所以,帝國軍對此作慎重的考量,可能,也有著對神性保密的緣故。”

“神性,對於我們這一代來說,這是個很稀奇的東西,但是,一些老東西,是很了解的。”

“他們在有意地封鎖消息。”

“還有一點就是,我估計是,帝國軍並不想你們主動去招惹他們……”

“他們一向很低調,行事很低調,但並不濫殺……”

“嗯,似乎,滅天尊的排場很大,但是,也是不主動招惹人的。”

所以,就他的立場來看,這三位所謂的旁門左道,算是個好人了,有著這樣強大的實力,又是孤家寡人一個,竟然還能有這樣的自覺……

姑且就稱之為自覺吧?

實力極為強大,已經可以冠以“之最”這樣的名號,又沒有後顧之憂,竟然如此約束自己的行為?

甚至是,幾乎沒有存在感,不為大眾所知,甚至,他們的存在,都不為道教的低階神職人員所知。

可真是,有些不可思議了。

帝國軍對他們的態度是什麼,他不得而知之,畢竟,帝國軍是乾的殺人的活,但凡是有實力,特彆是有強大實力的,他們總歸還是有著警惕的。

這也不是將帝國軍看作什麼不好的對象,隻是,這就是帝國軍的本能。

本能嘛,也就無關好與壞了,本能就是本能。

他想,感到有很大好感的,應該是九扇門吧?

但九扇門有道教青羊宮的楊仕龍,可能也會有那麼點不和諧吧?

“對了,這三位旁門左道,有一個特點,在我看來,還是蠻有意思的……”

“妖道是年輕人,剛才就說了,是年輕人的麵孔,實際上的年歲,應該也沒誰知道了……”

“瞎老道,還是顧名思義,是一位老道,當然,就是在看不清本來的麵目,他也肯定是一位老道人了,不可能是一位年輕的道人……”

“嗬嗬……”

“至於滅天尊,是一位中年道人,不過我沒有更多的資料,隻是說,似乎每一次出場的排場都很大……”

“但是,據見到這一幕的目擊者回憶,他們都沒有親眼見過這位天尊的真容。”

“隻有一次,被看到是一個穿著貴氣逼人的道袍的中年人。”

“所謂的中年人的說法,就隻是來源於那僅有一次的目睹。”

終於到了最後了,他這才回到那最讓人關心的問題,自然也是最關鍵的問題。

“妖道,是可以進入禦書房的道人。”

“道教有兩人,一個是所謂的名門大教,青羊宮的楊仕龍,一個是所謂的旁門左道的妖道。”

對麵沒有再說話了,而他也就跟著無言,又是一陣沉默,久久未語,古城那種沉悶的壓抑,在這種時候,總是更能彰顯出來。

“其他的呢?”

良久的沉默,對方才又悠悠一問。

“剩下那四個人,從來沒有風聲傳出,或許有,但我不知道。”

自己的這個答案,對方可能都能隱約感應到。

又是沉默。

“還是再說回那本書吧?”

張天謬覺得還是得交代清楚一些。

“至於在那本書上,用馬良神筆寫下的畫下的,才能真正成為現實。”

“至於這些現實性的程度到哪裡,很難說……”

“在我看來,有可能會觸及到神的領域……”

考慮到那是太祖皇帝的禦書房,十分特殊,說不定有某些東西可以衝擊那條看不見的線……

也說不定,是不是?

“有兩個原因,一是那本書不一樣,那就是曆史這種抽象概念的某種直觀的象征。”

“神筆寫在那本書上,就相當於是寫在曆史的本身上……”

“當然,這是我的想法,你就聽一聽,彆當真……”

雖說,他認為這種假設,可能性很大,但是,為避免有誤導,他還是得說清楚這一點。

“第二呢,那個地方不一樣,應該是不一樣的……”

“禦書房,是太祖皇帝的書房,那個地方,就應該是以前地上神國的範圍……”

“甚至,是核心地帶。”

這一點是理所當然的,任何一個有常識的人都會這樣認為。

“這就可以解釋了,為什麼現在禦書房已經出了那特殊的六個人之外,不讓其他人進去了。”

“你知道這其中的意義嗎?”

這當然是不用問,但凡能夠成為將軍的,都不會對這一點有不清醒的認知。

“當然。”

“許許多多的人目光聚焦的地方。”

“就是帝國軍也不例外吧?”

“他們會在那個地方,找到他們想要的東西嗎?”

張天謬點點頭,果然,最年輕不意味著最稚嫩,反而是另外一個方向:最有潛力也代表著實力。

一個腦子傻的人,一個性情天真幼稚的人,不可能會是一個好的帝國軍將軍。

甚至,都不可能成為帝國軍的將軍。

帝國軍,很看重一個人的實力,特彆是將軍這個級彆的軍官,將軍,在帝國軍中,有著特彆的意義,帝國軍似乎是將將軍看作是帝國軍的一個象征了,在世人麵前,往往有著帝國形象和帝國軍身份象征的意味。

但帝國軍可以允許有文職將軍存在,一個參謀人員,完全可以沒有一點超乎常人的力量。

這樣的人,也可以成為帝國軍將軍,隻是,對於這一類將軍,要求非常苛刻就是了。

“很難說,可能永遠也不可能。”

“但是,不管是誰,都不會放棄。”

“隻要有一線的希望,他們總會去嘗試一下的。”

“特彆是,道教!”

“道教,很可能是最瘋狂的。”

說到這裡,他想起了那兩聲告誡:

小心道教!

而現在,他就是憑著自己跟人隨口一說的話中,就已經觸及到這一點了。

對啊……

道教追求長生!

道教,在他的認知中,是個有些奇怪的宗教。

如果說在以前,隻是一個朦朧的印象,因為是一個講究隨性的教派,故而好感不少,當然,更深入的也談不上。

等到了對這個世界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,這時再回頭審視一下這個從小有著一點好感的宗教,那就會霍然發現其中的怪異。

首先就是教義,除了正經宗教必然會有的道德教化之外,似乎,作為一個外人,對它的教義再也難以有一個其他比較深刻的印象。

在深入一點的觀察之後,當然說是以一個外人的視角,那就是道教的教義,就是追求長生。

以及,為了追求長生而允許的各種各樣的手段。

所以,他的結論就是,為了長生,道教可以瘋狂。

從這個意義上,是不是,對那兩句前輩高人的告誡,構成相互印證了。

“光明教呢?”

“有光明教的聖女過來了東邊……”

“而且,不止一位聖女。”

話題很自然地轉移了,由道教而到光明教,很合理。

張天謬的神色也跟著有些嚴峻了,雖然看不出來對麵是不是也是臉色不怎麼好看,但是,聽聲音是有些陰沉。最近轉碼嚴重,讓我們更有動力,更新更快,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。謝謝